新闻资讯 分类
开云彩票普拉司网发布日期:2023-05-17 浏览次数:

开云彩票普拉司网(图1)

  近年来,汕尾市经济发展逆势突围、连续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广东省前列。2020年,汕尾市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GDP增长12.7%,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省前列。据汕尾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2年汕尾市GDP预期增长8.5%左右,远超国家5.5%的目标,经济前景持续向好

  产业发展方面,2021年汕尾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1亿元、比增21.5%,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广东赋予汕尾市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和东翼沿海经济带东承西接战略支点的定位,支持汕尾打造“双区”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凸显。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携手汕潮揭,抢抓广东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机遇,建设具有汕尾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近年来,汕尾市深化产业共兴,扎实推进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深化总部研发在深圳,转化落地在汕尾等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努力融入深圳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和生态链,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支持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建设,创造条件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把汕尾打造成为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战略腹地、东进门户。

  与此同时,汕尾市推进融入双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海陆空铁立体交通枢纽,形成与大湾区核心城市半小时、一小时交通圈:厦深铁路深惠汕捷运化列车全面开通,广汕、汕汕铁路加开云彩票快建设,潮惠高速、兴汕高速五华至陆河段及海丰至红海湾段一期建成通车,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21公里,立体多元的综合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大力支持汕尾市,从各地选派优秀干部推动汕尾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打造与双区相同的营商规则、政策体系、制度环境,不断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四个一流营商环境。

  自部署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以来,汕尾市坚持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推行“前标准、中承诺、后监管、一网通、全代办”模式,让“我比人家办得快、我比人家办得好”的“汕尾速度”服务企业群众,并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业务改革和制度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新材料产业属于处在技术前沿的“战新产业”,高度依赖研发和创新,对中高级人才需求量大。我们欣喜地看到,汕尾市在人才“引育用服管”大做文章,打造人才峰会、人才社区、人才社团等九大品牌,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同时出台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发放汕尾英才卡,切实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让广大英才心无旁骛建功立业。

  汕尾市锚定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做好优势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切实增强老区发展内生动力,重点突出“5+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全力绘好大石化新材料、物流行业等产业图谱,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大好高”“专精特新”产业项目,不断培育和壮大经济新增长点,努力建设成为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

  同时,汕尾市完善物流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加快临港物流产业园区、粤东水产物流商贸中心等建设,推动公共物流仓储、城市配送车辆服务建设,着力打造大湾区重要物流集散基地。

  汕尾市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碳产业园项目产业定位为新材料产业,区域分工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生产基地和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以城市间差异化发展和产业转移、升级为牵引,引入上下游目标企业、专业的智能仓储和供应链服务机构、全球领先的低碳技术企业和机构、国资委直属央企等,形成大规模的专特精新、进口替代新材料产业和延伸产业链、供应链集聚地,精准契合汕尾市产业规划政策。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绿色低碳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汕尾市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碳产业园将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应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进行升级,建设泛在感知互联的工厂运行环境。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鼓励应用机器人,建立集成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和过程控制等信息的企业管理与经营决策系统。

  近年来,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使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已经从后台支撑变为前台引领。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仓储物流业,在新材料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汕尾市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碳产业园将引入以智能仓储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为园区及区域内的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成品的仓储和运输等物流服务。

  产业园区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减少碳排的主力军,探索以低碳为目标的转型是落实国家“碳达峰”及“碳中和”战略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本项目在空间载体的建设和项目运营的规划方面,拟引入德国能源署、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央企和专业机构,通过构建清洁能源植入、建筑节能、移峰错谷、高效机房、储能、需求侧响应、能管平台等完整的系统,将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汕尾市首个低碳园区。

  本项目组将组织深圳市塑胶原料同业公会和东莞市塑胶产业发展促进会等相关协会中的优秀企业倾力打造汕尾市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碳产业园,有平台和优质企业保证,形成上下游产业聚集效应。

  本项目在空间载体的建设和项目运营的规划方面,拟引入德国能源署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央企和专业机构,通过构建绿色能源、移峰错谷、其他边界条件利用等措施和方案,解决产业园50-80%的能耗,将汕尾市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成为汕尾市首个低碳产业园区。

  同时,本项目还受到其他央企、国企等实力企业的鼎力支持,参与本项目的建设、运营,确保该项目积极、稳妥地推进,把汕尾市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碳产业园打造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生产基地和现代物流服务中心。